时间:2023/4/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濮阳是中国杂技之乡,濮阳杂技是杂技百花园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濮阳杂技艺人筚路蓝缕,坚守祖艺,传承薪火,生生不息,缔造了穿越时空、跨越广宇的艺术传奇。

1

东北庄的娃娃志气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一方文化。濮阳杂技的萌芽与肇始、创新与发展,离不开这片神奇土地的培植和人文环境的滋养。

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是冀鲁豫三省交会区域中心城市、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濮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新型化工基地、天然气储转中心。至年,濮阳市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有89个乡镇、街道,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3万人。

广袤厚重的黄土地,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孕育了勤劳智慧、富于创造的濮阳人民。年,中华第一龙在濮阳出土,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推余年,奠定了濮阳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濮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濮阳虽年才建市,但文明历史悠久。濮阳古称帝丘,地跨兖冀二州,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中华帝都、华夏龙都之称。从五帝之一的颛顼在此建都,历经夏朝后相、昆吾氏两次以此为都,到春秋又为卫国都城,绵亘余年,帝丘一直为中原地区重要都市,处于中华文明发祥地核心区域,这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的萌芽与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之北,濮阳由此得名。秦汉设东郡,隋唐置澶渊,宋称开德府,金元明清为开州,民国复名濮阳。秦汉以来,濮阳境内各县虽分属不同州郡府县,但这里农业发达、商事繁荣,一直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之一,为杂技、戏曲等民间艺术发展创造了条件。

濮阳是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自周定王五年(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黄河下游改道26次,发生在濮阳境内的决口就有6次,黄河在濮阳地区泛滥达36次之多。河水泛滥,村庄被淹,农业歉收,农民生活极不稳定。加上自然灾害、战争影响,农民迫于生计外出逃荒要饭,靠杂耍卖艺养家糊口。濮阳早期杂技艺人,尤以濮阳县、范县沿黄村庄居多。

濮阳是杂技之乡,也是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三种表演艺术互相影响、共融共生。濮阳戏班驰名中原,至今尚留“南乐万(万家班)、清丰洪(洪家班)、濮阳有个开州平(大平调)”的佳话。濮阳有剧种20余种,其中11种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连戏、大弦戏、柳子戏、罗卷戏传承上千年,堪称戏剧鼻祖。濮阳武术、杂技表演中吸纳戏曲元素,戏曲表演中也有武术套路、杂技元素。

濮阳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龙争虎斗,兵燹频仍,无不祸及百姓。为保家卫国、强身护院,濮阳尚武之风日盛。佛汉拳、大洪拳、小洪拳、梅花拳、螳螂拳、破莲拳、罗汉拳等拳种众多,拳师辈出,为武术、杂技的传承发展创造了条件。濮阳早期杂技班社,一般都有武术、气功表演。

濮阳文化还深受黄河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影响,濮阳人形成了吃苦耐劳、忠厚孝道、侠义尚武、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也有学得一门手艺、掌握一门技术的谋生之求,这对濮阳杂技的兴起发展与艺术风格产生重要影响,濮阳杂技具有明显的北派特征,以硬功见长。

自古以来,濮阳交通发达,运河、卫河航运过境,也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提供了舟车之便。

2

田间地头耍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濮阳杂技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这种在夹缝中生存、在曲折中发展的民间艺术,虽可溯之源甚久,但可载之史甚寡。人们只能借助一些考古成果、文献零星记载和艺人口述资料,去探寻其神奇之源和演变之迹。

年,濮阳县西水坡出土的三组蚌塑龙形图案,为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人骑龙”“龙虎鹿凤”组图,是后世驯兽表演和“百兽率舞”(乔装表演)的端倪。

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濮阳杂技破土萌芽、发展壮大,历经世事沧桑,其兴衰起伏与国运相连、与文脉相牵。

春秋战国至清代中期,濮阳杂技在曲折中成长发展。战国时期,卫国大力士孟贲、夏育力技盖世,后世尊孟贲为力技始祖。隋唐时期,濮阳杂技已有戴长竿、枭巨索、跳弹丸等高难技目。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乐县目连戏,源于唐代,被专家誉为“中国戏剧鼻祖”,其表演内容至今仍保留割头换项、开膛剖肚和拳术表演,对濮阳杂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时期,濮阳是保卫京师和河朔安全的屏障,杂技艺人多往宋都开封的瓦舍勾栏卖艺为生。元代,统治者对百戏实行限制政策,杂技沦落为耍把戏的江湖艺术,濮阳杂技艺人远离城市或投身杂剧班社求得生存。明清时期,濮阳民间庙会、元宵灯会等较大规模的演艺活动增多,杂技是重要表演内容。每逢传统节日,濮阳都有舞龙舞狮、社火杂耍表演。

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是濮阳杂技发展的重要时期。艺人增多,交往频繁,演出规模、范围扩大。尤以东北庄刘家班、乔家班、李家班最盛。三家班社节目众多,各有特色,高空节目、马术、驯兽、武术、口技、拉洋片等都能表演,涌现出乔治清、乔殿臣、刘来祥、李全法等杂技名家。濮阳杂技艺人还到外地演出、取经学艺。乔家班到河北吴桥与孙家班切磋技艺,几代合作,融合发展,成为杂技佳话。随着乔家班影响日盛,拜师学艺者纷至沓来,东北庄成为濮阳杂技的重要源头。濮阳县的谷玉山,邓州籍的崔守堂,南乐县的高云峰,清丰县的王金荣、肖金贵,都曾到乔家班拜师学艺,出师后组建马戏团,成为濮阳现代杂技团体的前身。

3

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开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杂技被作为一门艺术、一项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濮阳杂技进入公办团体发展壮大时期。年前后,境内各县民间杂技团先后被政府收编,归属文化部门领导。在收编乔家班等7家马戏团的基础上,濮阳县红旗杂技一团、二团、三团组建。清丰县金兴、前进两家马戏团合并组建清丰县杂技团。南乐县杂技艺术表演一队、二队组建。各县文化部门开展“改人、改戏、改制”为内容的艺人改造和节目整改。经登记注册,颁发演出证,杂技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年,濮阳县红旗杂技一团上调安阳专区,二团、三团合并为濮阳县杂技团。年,新胜马戏团、国胜马戏团和杂技艺术表演一队、二队合并组建南乐县杂技团。年后,境内各县杂技团发展大篷演出,演出条件、表演水平得到提高。《火箭飞人》《跳板飞人》《秋千飞人》《空中飞人》《空中悠绳》等大型高空杂技节目开始演练,驯兽、魔术等节目也得到迅速发展,各杂技团演出步入正轨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濮阳各县杂技团难逃厄运,被迫解体辍演,人员被下放到农村或其他单位,杂技之花受到摧残。年前后,东北庄杂技传入范县,范县杂技团存续不到一年被迫解散。年后,随着国家杂技政策的调整,濮阳杂技发展出现转机,各团陆续招收学员,濮阳杂技在整合中得到重生。濮阳县杂技团8名演员被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选调后,先后吸纳清丰县杂技团、范县杂技团优秀演员加入,并招收杂技学员,杂技实力开始展现。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濮阳建市后,濮阳杂技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公办杂技团体得到巩固的同时,民间杂技团体开始增多。其时,全民所有制杂技团体有濮阳县杂技团,集体所有制杂技团体有清丰县杂技团、清丰县驯兽团、南乐县杂技团。较大的民营杂技团主要有:濮阳县任正元的娄昌湖杂技团、任学林的北极星杂技团,清丰县梅留青的濮阳明星马戏团、郑朝印的雄鹰环球飞车团,东北庄的红星马戏团等。濮阳县杂技团发展势头最为强劲,代表了当时濮阳杂技的最高水平:年,参加河南省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参演的13个节目全部获奖;年,赴北京连演3个月,受到中国杂技家协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fengzx.com/qfsls/129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