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图①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宋代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尚娜(右一),为国际友人展现宋代点茶技艺和中原茶器非遗技艺特色。张希军摄

图②6月9日,清丰县第一实验小学,陈氏面塑传承人正在为孩子们演示如何制作面塑。纪全举摄

图③刘腾龙笔庄第五代传人刘兰亭在制作毛笔。受访者供图

图④6月9日,洛宁县举行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吸引不少群众前来观看表演。李峰摄

编者按

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报遴选了跟生活紧密相关的非遗项目,走近这些非遗传承人,了解来自历史深处的非遗通过哪些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方式,更好地活在当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优秀的经验,可以为更多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提供借鉴。

信阳毛尖新茶人

□本报记者温小娟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6月9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上,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肖珺景微笑着向国际友人推介信阳毛尖。

“95后”女孩肖珺景出生于信阳毛尖核心产区信阳浉河区,家里世代制茶。她的姥爷周祖宏是信阳毛尖绿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父母也是制茶高手,她是周家炒茶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

大学毕业之后,肖珺景在深入了解浉河区“以茶促旅,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后,放弃了到上海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接手“茶人世家”的非遗传承事业。

“采摘好的茶叶鲜叶要经过摊放筛选、生锅里的杀青揉捻、熟锅里面的赶条理条,然后出锅拣剔复烘再复烘,才能泡出一杯好茶。”肖珺景深知茶人的辛苦,她希望自己有能力帮助到更多的乡亲,将制茶“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进入这个行业后,我才发现自己是个‘茶小白’,只是略懂信阳毛尖制茶基本工艺,对于茶园管理及不同茶种的分类、生产技艺、冲泡知识等并不清楚。”肖珺景说,刚回乡时,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补课”,认真学习制茶技艺和茶专业知识,并苦心钻研茶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肖珺景拿下了茶艺省赛冠军,成为省级技术能手、评茶员,并创建了“珺景与茶”品牌,积极推广信阳茶。今年年初,她把“珺景与茶”品牌店开进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针对游客开发了随手可带的冷泡茶,策划的“生生不息”和“念念不忘”两款原创主题包装茶成了受年轻人追捧的热门周边。

为了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肖珺景建起标准化生产厂房,不断改进制茶工艺。

尤为值得称赞的是,这几年肖珺景坚持用短视频记录茶山美景与茶农生活,分享茶艺表演,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带动信阳茶“出圈”。“这两年,来我们村子收购干茶和鲜叶的人越来越多。”肖珺景说。

一步步走来,梦想照进现实。“今年我们组建了电商团队,接下来将在这方面继续发力,希望可以把信阳毛尖销往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喝到信阳好茶。”肖珺景说。

鲁山绸织出文化

□本报记者张体义

麦收前后,正是蚕农们最忙碌的季节。

鲁山县瓦屋镇李老庄村60多岁的岳石头近段时间非常忙碌,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养蚕织绸技艺(鲁山绸织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要忙养蚕织绸的事儿,还要接待各方客人的来访,有关部门还邀请他参加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的非遗展示活动。

蚕桑丝绸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和文化,“嫘祖始蚕”的传说近年来逐渐得到考古发现和研究的证实,中原有着悠久的农桑文明。

鲁山蚕丝织绸分两种,一种是山丝织绸,即用山上放养的柞蚕茧加工而成;另一种是家蚕丝织绸,用室内喂养的桑蚕茧抽丝织成。两种丝织绸统称鲁山绸。据记载,鲁山绸始于夏朝,到了唐代,鲁山绸成为宫中珍品。清代达到鼎盛,山区农户家家养蚕,户户缫丝。鲁山绸因做工细腻,手感爽滑,以及拉力强、伸度大,有“仙女织”之称。年,“鲁山绸织作技艺”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岳石头是家蚕丝织绸技艺的传承人,织绸看似简单,其实工序繁杂,其中关键环节就有30多个。先得养蚕,然后收茧,之后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让茧慢慢变软,然后再一根根抽丝,也就是所谓的缫丝。缫丝后还有渭丝、络丝、刷经、勾头、纺织等多道工序。除了个别工序进行了设备改良外,大部分工序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工艺。

岳石头说,家蚕丝织绸技艺在他们家已经传承了好几代。如今,他把其中的一些环节传承给了亲戚,他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关键环节的操作和质检。传统工艺织绸劳动量大、经济效益低,不能大规模生产,所以发展比较缓慢。“以前织绸是为了生计,现在我家的织绸工艺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岳石头自豪地说。

今年4月23日,鲁山县被命名为“河南省丝绸文化之乡”。与岳石头的家蚕丝织绸保持原汁原味不同,鲁山县的柞蚕养殖、丝绸生产加工有了很大的发展。鲁山县高度重视柞坡资源生态保护和柞蚕养殖加工等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完整系统地保留了中原农耕文明——伏牛山柞蚕养殖加工生物圈和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蚕丝生产出口基地县。鲁山县还计划建设柞蚕特色产业园,逐步形成集柞蚕高效养殖、柞丝绸加工、柞蚕文化弘扬、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笔墨“腾龙”续匠心

□本报记者郭歌

“毛笔是中华民族为世界艺术宝库贡献的一件珍宝,我们要传承好、弘扬好,让这件宝贝世世代代流传下去……”6月9日,在宁陵县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刘腾龙毛笔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兰亭给该县第四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文化课。

课堂上,刘兰亭教孩子们动手制作毛笔,使用毛笔练习书法。“希望通过定期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刘兰亭说。

刘兰亭告诉记者,清道光年间,刘腾龙制笔享誉京城,后来,刘腾龙携全家移居宁陵,开庄设店,立号“刘腾龙笔庄”。

“我是刘腾龙毛笔传统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刘兰亭说,刘腾龙毛笔在制作工艺上相当考究,从选毛到成品需要80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制作。年,刘腾龙毛笔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一支合格的毛笔全凭手工操作和经验积累,没有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练习是无法很好地掌握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做好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工作。”刘兰亭说。

如今,刘兰亭已年逾七旬,在他的指导下,笔庄由第六代传承人刘应璋、刘艳丽、刘艳云经营。孙辈刘恩杞作为该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正努力创新,以年轻人的视角诠释非遗。

出生于年的刘恩杞从小耳濡目染,对家传手艺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宁陵,跟随爷爷专心学习制笔技艺。从选毛、齐毛到梳理、清杂,他认真领悟,细心操作。

现在,刘恩杞不仅熟练掌握了毛笔的制作技能,还尝试着将刘腾龙毛笔推向全国。在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上,刘腾龙毛笔亮相河南馆,吸引不少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fengzx.com/qfsls/136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