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大伾山标志性建筑太极宫

一、顿丘城

顿丘城系春秋故城,时属晋地。《竹书纪年》载:晋“定公三十一年(前)城顿丘。”《诗经·卫风·氓》吟:“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战国策》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西汉初置顿丘县,属兖州东郡。王莽时改曰顺丘。东汉初复名顿丘。三国因之。晋为顿丘郡治所。

《水经注·淇水》载:“淇水又东屈而西转,迳顿丘北,故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又屈迳顿丘西。《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上下大小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出军诸胡,置五军于丘侧,故其名亦曰王军也。”又载:“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淇水又北迳顿丘县故城西……盖因丘而得名,故曰顿丘矣。”

《魏书·地理志》载两个顿丘县。一属黎阳郡,西汉置,东魏天平年间(~)置;一属顿丘郡,北魏景明年间(~)置,两县并存30余年。

清嘉庆《浚县志·古迹》载:“顿丘有二,一在黄河故渎之东,后魏景明中置,今清丰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顿丘城是也;一为古顿丘,即在浚县境内,即《水经》之顿丘也。”

《历史研究》年第二期载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一文认为,“浚县西北13.5公里处的蒋村遗址或可能就是顿丘县遗址”。“如果蒋村遗址确为顿丘县故城,则屯子集当为原来的顿丘”。

《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顿丘在今浚县西北13.5公里蒋村附近(一说在白寺山南)。春秋置。城周约20里,北滨古淇河,南距古丘2里,后魏景明中东徙阴安(今清丰县境),原顿丘即废。古顿丘地扼齐、晋、赵、卫交通要道,在军事、贸易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二、雍榆城

雍榆城系春秋故城。《春秋》载:“鲁襄公二十三年(前)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水经注》载:“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沟,迳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者也。”《郡邑志》载:“黎阳县有雍榆城。”明万历《浚县志》载:“雍榆城在县西南十八里,《春秒》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即此。乡人今呼为瓮城,盖雍瓮声相近也。”

据文物考察资料,雍榆城在今县城西南9公里瓮城村西南,有遗址。遗址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面积48万平方米。曾有战国大板瓦、陶片等遗物出土。城规模如此之大,可见当时经济文化之盛。

据《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雍榆城,乃春秋新筑城,时属晋地,居古淇河右岸,因城南有雍榆王墓,故名。地处河朔平原,为晋、赵、鲁、卫交通要冲。唐末,因淇水断流,城渐废。

三、牵城

牵城系春秋故城。《左氏春秋》载:“定公十四年(前),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杜预注:“牵,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晋人围朝歌,公会齐侯于脾、上梁之间,即牵。”《水经注》载:“淇水东北迳枉人山东,牵城西。《春秋左传》定公十四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者也。杜预曰:黎阳东北有牵城,即此城矣。”明万历《浚县志》载:“牵城在县北十八里,一名脾、上梁间。《春秋》公会齐人、卫人于牵,即此。”

李晓明《蓬门碎语》载:“春秋牵城,即今之军寨也。”“考牵城地,距古顿丘不过八里……牵既与顿丘地近,亦五军住地所及。此所以牵地于汉后改军寨所由自也。其冶铁遗址,盖铸造兵器之遗址,实信而有证。”

《历史研究》年第2期载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一文认为,牵城遗址在浚县北9公里的前军寨。

据文物调查资料,牵城在今浚县城北9公里前后军寨村之间。今有遗址,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瓦、陶、瓷片等遗物出土和冶铁古窑遗址发现。

四、枋头城

枋头城系东晋故城。在今县城西南28公里后枋城东北,地处淇、卫二河汇流三角地带。东汉建安九年(),曹操“在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称其处为枋头。西晋永嘉六年(),石勒败向冰于此。咸和八年(),后赵石虎以蒲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居枋头,筑枋头城。太和四年(),桓温戊燕由此败退。太和五年(),前秦苻坚破邺灭燕,还长安过枋头,宴请父老,改为水昌县(又称昌水县)。东魏曾为汲郡治。北周曾为卫州治。隋开皇十六年()治清淇县,大业二年()废。枋头城存在余年。

枋头城西有枋头堰遗址。遗址位于现前枋城村西南米淇河内。为东汉建安九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在淇河作堰留下的遗迹。遗址现存石堰和一台地。年春,天气大旱,淇河干涸,群众在河里挖沙时发现石堰。石堰横跨淇河河床,呈半圆弧形,建筑材料为0.5×2米的石板,石板与石板之间用约5公斤重的铁扣相连,坚固异常。台地在石堰东岸处,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南北长25米,东西宽11米,最高处高出地面约3米,土层中存有汉砖,当地人叫“金堌堆”。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九年(),曹操讨伐袁尚时,为了运送粮草,在枋头用“大方木作堰,遏淇水入白沟”。石堰为该堰的基础工程,台地也为作堰时留下的遗迹。枋城堰遗址作为历史上曹操遏淇水入白沟的重要实物遗存,对于研究东汉和三国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枋城堰遗址地处淇河与卫河交界,对于研究卫河的历史及大运河申遗具有重大意义。

五、逯明垒

逯明垒系东晋故城。《水经注》载:“黎阳津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戴延之谓之逯明垒,周十里。言逯明,石勒十八骑中,城因名焉。”《河南通志》载:“逯明垒在滑县,石勒将军逯明所筑。”《滑县志·舆地》载:“逯明垒,石勒将军逯明所筑,遗址尚存。”

据《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逯明垒在今浚县城东7公里酸枣庙与马村间,后赵石勒大将军逯明所筑。位于古黄河东岸,与黎阳津隔河相望,为南北朝初期军事要冲。今有遗址,已支离破碎。

六、翟辽城

翟辽城,也称黎阳镇城。系东晋故城。东晋太元十一年(),丁零族翟辽袭据黎阳,次年在此称王,故名。唐代改为白马镇。后废。《元和郡县志》载:“黎阳镇故城在县东南一里,古翟辽城也。翟辽于此僭号。皇朝改曰白马镇。”

清嘉庆《浚县志》载:“黎阳故城在县东南一里,古翟辽城也。……六朝时,城在大伾山东南一里,与故关相近,是以翟辽扼险据之,今废。”

据《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翟辽城在今大伾山东南一里余。南控古黄河黎阳关,与滑台隔河相望,北依大伾、浮丘两山,西临永济渠,襟山带河,形势险要。今有遗址,占地约7万平方米,高于地面1米余,尚未发掘。

七、卫县城

卫县城系东魏至宋故城。在今县城西南25公里卫贤集。古为朝歌地。东魏移朝歌县治于此,并治汲郡。北周为魏州治。隋大业二年(年),改朝歌县为卫县,仍治卫州。唐贞观元年(年),卫州移至汲县,卫县仍属魏州。宋天圣四年(年)属通利军。熙宁六年(年)废县为镇入黎阳县。元祐元年(年)复至卫县。元初,省县入浚州。清嘉庆《浚县志》载:“卫县之地,淇、浚、辉三县分之,非全并也……浚所得者北之黑山,东至枋头,枋头离城仅一里也。其西之朝歌,淇得之;西北之苏门山辉得之。”

据《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卫县城在今卫贤集,原城确址不详。卫县辖境相当于今卫贤乡及淇、辉二县各一部。因系春秋卫国地故名卫县。隋至宋为县治,曾为汲郡、卫州治。元初省县入浚州。明初属浚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卫县为卫贤至今。

八、临河县城

临河县系隋至宋临河县故城。北魏永安元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属司州黎阳郡。北齐年间(~)废。隋开皇六年()于原东黎县置临河县,属卫州。唐至宋先后属黎州、澶州、相州。金大定二十九年()没入黄河水患,城废。

《元和郡县志》载:“临河县,东汉黎阳县地。隋开皇六年分置临河县,属卫州。其城本春秋时卫新筑城。”《太平环宇记》载:“临河县,古东黎县也。……南临黄河为名。”《读史方舆纪要》载:“临河城,汉黎阳县地,武帝封鲁共王子贤为临河侯邑于此。”《滑县志》载:“临河城即古东黎县也。宋元以后皆属滑州。……以南临黄河故名临河。”

据文物调查资料,临河城在今县城东北18公里临河村南,遗址尚存。瓦砾堆中可见唐宋陶片、瓷片、曾出土唐“开元通宝”和宋玉雕佛像白瓷碗等遗物。

九、向固城

向固城系北宋固城。明崇祯《浚县志》载:“向固故城,宋滑州都督所筑。内置州兵千人,为滑浚二州声援;埽兵两千人,以治水患,以十指挥统之。城南有方坑数十,盖当时伏兵之处。”

据文物调查资料,向固城在今县城南8公里杨堤村,紧靠大金堤,有土城垣残迹,高3米,长10米余。附近有宋代陶片,瓷片发现。

据《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向固城宋崇宁四年()滑浚二州合筑,周约六里,东控古黄河黎阳津,驻兵千人以防金兵南进,又驻埽兵二千,以治河患。靖康元年(),城陷于金兵。金明昌五年()黄河南徙,城失去防守意义,渐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fengzx.com/qfsls/136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