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同胞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蒙古”意为“永恒之火”。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为万,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北京、东北三省,新疆、青海、甘肃、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云南、四川、贵州、广东都有分布。

 

陕西省:一、大荔县拜家蒙古族村

渭南市大荔县拜家村拜姓蒙古族。《拜氏家谱》记载,拜氏是元木华黎的后人。英宗时,木华黎裔孙拜住任丞相,后代始姓拜,至明,拜住之子(拜)笃麟帖木儿降明,奉命由涿州经山西迁居大荔沙苑。

陕西惟一一个蒙古村———大荔县拜家村缮修家谱。从蒙古迁入陕西的蒙古族拜姓第二十八代后裔、现年61岁的怀德先生历经一年时间,修得家谱。多年前为避难逃到陕西,拜姓家族为陕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有意义的是,拜怀德整理家谱时,还发现了河南、江苏两支蒙古家族的后裔。陕西“蒙古村”已有年历史,说起拜家村,还得追溯到明朝初期。当时,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之后,元朝末代皇帝顺宗北迁蒙古,王公贵族纷纷逃出京城,隐居生活。八世祖笃麟铁木尔为躲避战乱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众家人隐迁至现在的大荔县洛南。那时蒙古人没有父子相袭家姓的习俗。迁到大荔后确定以拜姓为世传家姓。如今,拜姓蒙古人已在大荔生长了三十余代。据该村年长者回忆,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规,立有家法,所以村风蔚然。村名由东杨村、梧柳村、兴平村等几经变更,土改时确定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记时,将拜氏蒙古族统登记为汉族。所以,鲜有人知的陕西“蒙古村”已有年的历史。

二、凤翔县紫荆村屈姓蒙古族

凤翔县陈村镇紫荆村的屈姓家族,历来就有祖上曾是蒙古族王室的传说。但由于年代久远,遗存甚少,这个传说几乎被本族的人忘却。年,一座墓碑的发现,让这段尘封的历史再起波澜。这座“大元天潢初立凤翔府城子达鲁花赤屈术之茔”墓碑碑文称,该墓碑原系墓主之曾孙那海(时任凤翔府凤翔县达鲁花赤兼管该县诸军奠鲁事之职)为其曾祖屈术(原名扎儿台祗)于元代至正元年(公元年)清明节而立,到清代乾隆八年(公元年)时已有约年之久,碑石几坏,文亦将湮,其后世经族内共议,指定经管人屈复基等6人将原碑文誊录后,再经石工刻于新碑之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雍城考古队队长田亚岐看了墓碑,结合自己30多年来在凤翔了解的民风乡俗推断,因蒙古族的复姓“奇渥温”的“奇”在发音上接近于汉姓的“屈”,所以就被这一支生活于关中地区的蒙古部族成员采用。这个墓碑的发现,以确切的文字性记载揭开了紫荆村几百年来的传说之谜,即该村的屈姓户族原系汉化了的蒙古族后裔。年9月,紫荆村的退休干部屈晓波拿出了他研究十年的证据,他将在族中收集到的墓室石刻文字、画像砖等遗存,与史料一一印证,并找到了现在还存在的堡子、祭祀台等遗迹。这些实物证据和研究成果在本报发表之后,引起了学界的震动,让许多   在牟平,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姓氏——“都”。当今天的人们饶有兴趣地翻阅历史,发现在这个特别的姓氏背后有着更为特殊的蒙古血缘,一场寻根之旅由此拉开。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又称北疃,不同于别的村庄,这里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姓“都”。而北头村周边的酒馆、峒岭、东场、南北松山、夏家疃、双林前等村庄,姓“都”的人也十分集中。据人口统计的数字标明,目前牟平“都”姓人有0多人。   在北头村,至今较为完好地保存着一座古老的“都氏家祠”。家祠里存有宗谱和谱书,其中这样记载,“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讳必里海公,元初为牟平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   据焦希程撰写的《宁海州志》卷下“官守”部分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   按照官方的记载,必里海就是“都”姓最早的始祖。追溯更早的史料,必里海是元初大蒙古国派驻镇守宁海州(今牟平、乳山、文登、荣成一带)等处的都达鲁花赤。达鲁花赤在蒙古语中意为“镇守者”,是元统治者派驻地方管理军事、政治、经济的最高长官。“都”则是总的意思,因此都达鲁花赤的官职高于达鲁花赤,可以跨越地域兼管几个州府。一些学者推测,必里海及子孙来宁海以后,改朝换代,大权旁落,隐居于现在牟平的东北一隅。必里海的后代,为谋生存,凭自己的双手和大脑,靠汉族兄弟的帮助,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才改变了原来游牧部落的生活习惯,逐步消除了蒙古族与当地汉族的差别。

河北省:

东董村为全国脱姓的发源地,年被评为邢台市历史文化名村。据当地的传说与县志记载,元末重臣脱脱遇害后,其三子周彬避难来此,隐居耕读,其后以脱为姓,世代繁衍。故全村人以脱脱为一世祖,脱周彬为二世祖,迄今已27世,东董村也因此被称为“蒙古村”。脱氏非常注重历史传承,有修家谱的传统。现在珍藏于脱氏家祠内的脱氏家谱,始修于明朝初年,记录人物自元末重臣脱脱而始,其后裔延续23世,延续近年。据该村支书脱志军介绍说,除这个祖传家谱外,村中各个支系大都有本族的家谱,粗略统计有10个以上。历史上外迁到山东青州、诸城和辽宁沈阳的脱氏后人也很注重家族传承,都有自己的家谱。   近年来,外地脱氏前来寻亲问祖的络绎不绝,与自己的家谱对照上溯,都能在这个古老的家谱上找到自己先人的名字。脱氏后人受先祖脱脱忠君报国思想影响,后世子孙慷慨赴国者比比皆是。明崇祯年间,清兵攻至新河,官吏逃散,脱氏后人脱华然携四子两侄,率领城内军民登城死守,城破,俱殉国,赢得后人赞誉。据县志记载,抗日时期,脱氏后人踊跃参军,先后有7人壮烈牺牲。

脱氏墓地位于邢台市新河县城东南8公里处东董村正东米处,南北长80米,东西宽58米,面积为平方米。墓基高于地面约2米,尚存原貌,上有6棵柏树(3棵枯死)。墓地发现4块墓碑,其一:“元太师右丞相脱公子周彬故里碑”,仅存碑身,有首、座之榫,现仰卧于地,高厘米、宽78厘米、厚25厘米,边线几何图形纹饰,碑阴不详。其二:“脱氏墓川故处士东野脱公墓碑”,青石质,首身为一体,身底部有榫无座,体高厘米、宽76厘米、厚25厘米,碑首圆形,碑额线刻浮云花卉,碑文16行,满行76字,共字,但不少字体残损。碑刻于隆庆元年二月望日(年),为东昌府同知脱镐立。因碑俯卧于地,故碑阳不详。其三:“明敕封承德郎脱公讳神道”碑,碑质青石,仰卧于墓地东侧,上部残,底部有榫,无座。碑留残文,“伍年岁次丁亥春叁月拾伍日立”,边线杜刻丹花文饰。其四为“脱镐墓碑”,埋于地下,只有碑身边暴露于外。碑为青石质,身首一体,碑首为大抹角方形,无座碑全貌不详。在墓地前还埋一碑首一碑座,很少边沿露于外,判碑首为六龙盘顶式,碑座为龟形,当地说法为脱公子周彬碑的首和座,待查。此墓群确系元脱脱丞相之后裔,所立之碑年代均较久远,被定为邢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

四川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成都市,盐源、木里两县。四川现约有两万七千余人。居成都的蒙古族最早在康熙五十七年(年)以八旗官兵身份入川,约占当时在川八旗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在凉山州的蒙古族最早在元代来川,因与当地一些民族杂居,习俗多有交融。原编入八旗的蒙古族有骑射等独特习俗。现建有4个蒙古族乡。城镇蒙古族现通用汉语文,习俗与当地主要民族基本一致居城镇者从事各种行业。凉山州的蒙古族以农业为主,兼及林、牧业。

在我国大西南川滇边界地带居住着数万蒙古族同胞。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一说有五万余人,一说有七万余人。他们离开北方草原已有六、七百年光景了。最近我们一行五人到盐源、木里两个县进行了实地考察。盐、木二县蒙古族约有两万余人,自称“纳日”,他称“摩梭”。昔日曾把他们称为摩梭族。现在,不少报刊杂志也有把他们当作纳西族的一支来介绍的。

四川余姓蒙古族

据民间流传,铁木犍为余氏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的后代。铁木健育有九男一女,九个儿子都中了元朝进士,后来他招的一个女婿也中了进士,所以有“九子十进士”的说法。元顺帝时民不聊生,发生红巾军起义,此时铁木健的子弟正在朝中任宰相、尚书等要职,声名显赫,朝中奸佞小人乘机诽谤,说铁木健一家暗中鼓动红巾军。元顺帝听后欲除去铁木健一家,于是铁木健一家便逃出京城,辗转到达泸州凤锦桥。为了避免人马过多暴露目标,大队人马决定分散逃跑川内各地,并相约改姓为余,寓意“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他们在泸州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重庆、泸州、富顺、纳溪、青神、荣县、乐山等地,其中一支到了今天的犍为县。据介绍,铁木健九子一女一起逃至泸州凤锦桥准备分散逃离时,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是元朝皇族,十人每人吟诗一句,作为日后认亲的凭证。这十句诗是:“本事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诗作好后,十人便各自分散,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几百年不曾相见”。历史学家认为《家谱》真实性还需研究确认,就犍为居住的余氏家族自称是成吉思汗后裔一事,记者采访了乐山师范学院长期从事地方史研究的杨炳昆教授。杨教授认为,这种事完全有可能。他说,元朝靠武力征服天下,统治基础并不牢固。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贵族分散驻扎各地。元末明初时,元朝统治者败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国各地留下蒙古贵族后裔。至于《余氏家谱》,还需要详细查看并参考有关史籍,才能证明它的真实性。铁改余姓这段秘史曾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密切   嘉那子霑柯,袭大元帅廕守敕守镇江,再调江阴路,加封万户,是元代驻守江阴的第一任蒙古族将军。据《无锡掌故大观》载:“元(江阴路)蒙古官学教授一员(正九品,月俸钞一锭一十贯)镇守万户府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月俸钞四锭四十五贯)将官,万户一员(秩俸与达鲁花赤同)。”统领子孙世袭。卒,葬归宁津县父茔之昭。其妻为右丞相燕帖木儿之女,生子八撒。   霑柯子八撒(亦名伯察,皆为译音),袭父为江阴路万户,至元中,敕加上万户,赐号忽哩哈赤,卒,葬现江阴市青阳镇树家村中檀树坟。现尚存墓碑,碑高1.28米,宽0.46米,厚0.2米,石灰石质。遗憾的是碑文在“文革”中被破坏,字迹辨认不清。立碑时间,据家谱记载约在元至正年间,该碑十分珍贵,八撒之后人——树家村李氏,自元代至解放前一直派专人守护,最后一位守护者的后代叫李根富。笔者年11月9日第一次前往考察时,特为八撒将军墓献上哈达,以示敬意。   八撒生两子,长子脱脱被召入大都。次子脱因,字明善,仍袭世廕万户,至正中,诏征张士诚死难,赠明威将军(按元史兵志记载为正四品),葬江阴市青阳镇邵歧村东。   脱因生四子,长子帖帖,字淡如,袭祖父廕加封昭武大将军(正三品),授达鲁花赤,有抚驭才,人悦慕之,卒,葬青阳镇树家村檀树坟祖茔次昭穴。崇祀邑中名宦祠,娶延陵吴氏子二、宣、定。   脱因次子丑斯,字静如,以世勋累官昭勇大将军(正三品)镇江阴州监制万户府,军名胥爱悦。至正十一年,奉命“督军九江”,率部进入宣让王镇戎区。宣让王“遗使谕旨”命令丑斯万户移戎安庆。至正十二年,威顺王宽彻普化,却因武昌失守和王印暂夺,恳请丑斯留驻其驻地,并且在郊野为丑斯万户设帐饯饮。出师屡捷。然不幸于至正十二年十一月,在追贼中流矢而卒,诏赠都元帅,丧归江阴州,州人哀且德之,祀於邑之名宦具列传赞郡邑志书,据《无锡掌故大观》载:“名宦祠在橒星门东,知县黄县传建,奉祀梁司马筠、唐赵和、宋崔立、王棠、徐耆、楼锷、戴溪、赵彦适、颜蒇仲、史隽之、杨孝儒、林庚、于浦、楚执柔、袁燮、郑谬、尤襄、郑应中、蒙古丑斯……共三十六人。   这里显然说明两点。其一丑斯是蒙古人,其二是江阴的名宦,载于县志之中。

南通市如皋市冒姓蒙古族

冒姓受姓于元末明初,泰州蒙古贵族德新,避兵乱,其子受姓“冒”,长子冒致中,张士诚劫持到苏州,封妥督丞相,拒不受,从孟渎渡江至如皋东陈河西“家焉”,是为如皋河西派始祖。次子冒启之居泰州,是为泰州始祖。三子冒桧从泰州到天长,经常熟至如皋东陈河东“家焉”,是为如皋河东派始祖。从此在江苏如皋、泰州形成冒氏三位始祖三大支派《冒氏宗谱》规定自始祖以下按世计,至今有三十多世子孙。德新是种蒙古族始祖,他在冒氏家庙只能接受兼祭;他不上冒氏宗谱,《冒氏宗谱》世系图表没有德新名字。冒姓只有六百多年历史,如皋及周边如东、南通、上海等地,仅有冒姓数万人。上古棼冒早己衍变为己包姓,包姓人口超过百万。宋代如皋冒姓改为茂姓,所以宋末编的百家姓没有冒姓。由此可以看出,上古的冒姓改姓“包”,而如皋一带的冒姓多为蒙古后裔,应该是没有多大疑问。著名的四大才子之一冒辟疆也是蒙古后裔。

福建省

在福建省泉港、仙游、惠安三县(区)交界处的深山里,即泉州市惠安县北二十公里外的山区涂岭镇小坝村一带居住着数千名出姓村民。这引起了著名文化学者、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齐巴托的注意,翻开中国百家姓,根本找不到“出”姓。经过齐巴托考证,福建省“出”姓村民是蒙古族人,其祖先是元朝开国功臣木华黎。来历显赫齐巴托10月11日向记者描述到,在涂岭镇小坝村有个洪厝坑自然村,村里有一座“三开间”明代古建筑,门匾上书“出氏家庙”四个大字。大门对联云:“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家店为二进木石结构建筑,中间有天井,中厅悬“忠节”匾额,左挂“进士”、“文魁”,中梁挂有“解元”等鎏金横匾多块。厅堂对联云:“一案拱门楣预占遇试皆一,三台壮屏翰早卜达尊有三。”从而这些匾联可以看出,“出”姓来历非同寻常,而且隐姓埋名之后又曾显赫再起。齐巴托考证后认为,据《元史》、《明史》和《出氏族谱》等有关资料所载,出姓祖先乃元朝的开国功臣、成吉思皇帝的义弟、爵封鲁国公、太师国王的权倾朝野的重臣木华黎。出姓祖先七世之前世袭爵位,他们多为元朝的征战平乱而亡,年纪都很轻,甚至有的三十几岁二十几岁就战死。出氏始祖为纳哈出,为元顺帝时期的内阁太尉。元末明初,恰值元朝灭亡,其被迫降明。明太祖看他是名臣的后代,让他回蒙古去。纳哈出回蒙古后在金山聚兵反明,几次进兵辽东。明朝大将冯胜率领大军围攻纳哈出,纳哈出又投降了。明太祖再次宽恕了他,还封他为海西候,让他跟着傅友德征战云南,结果死于途中。他的长子察罕随蓝玉造反被杀,史称“蓝玉党叛逆案”。迁居涂岭新厝乡齐巴托说,“蓝玉党叛逆案”后,纳哈出次子佛家奴(亦称福家奴,系纳哈出之妾那氏所生)当时在福州中卫街十三甲屯田役边御倭,闻知兄长被杀,怕被诛连夷灭,旋去职归田,便去掉父名“纳哈”二字,单取“出”字为姓氏,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剽悍威猛的蒙古族英雄。同时,尊纳哈出为“不归公”,即出家人死于道中不归之意,又不忘本族宗祖纳哈出,可见用心良苦。他们把惠安境内的烟道山改称为“燕山”。并隐居在泉州九都象狮(今福建泉州泉港区后龙上西村),后来又由象狮迁居涂岭新厝乡,再从新厝迁居惠安县十都樟市铺(今福建惠安涂岭小坝洪厝坑),从此,出氏在此默默地生息繁衍。齐巴托介绍到,从五世祖出光育迁居洪厝坑,家族经明、清、民国的繁衍,发展迅速,为如今的燕山蒙古族。出光育迁居洪厝坑,路经现泗洲水库后地段名石梯路时,一边孩子,一边铁锅,因路滑滑下,铁锅破,孩子滚下水沟。出光育抱起,迎天自语,此弃旧迎新,喜题石梯路,现石刻存在。出光育之坟葬于横溪蛇头山地,面向东,即面燕山,刻写:“皇明,燕山出府光育出公,妣儒人某氏,元将纳哈出后裔。”出光育单家独姓跟外姓人在一个村里,被人欺侮,便一头铁锅、一头孩子,挑着担子,带着老婆滑崎岖的山路走去,准备移居到深山里。走到半路上,绳子被石头割断,铁锅“哐当”一声摔破了,孩子也跌到山沟里去。他没了主意,与老婆伏在石头上痛哭。忽然间天昏地暗,风雨大作,他听到有人在他耳边说:“若要富,洪厝猪槽兜;若要贵,兴化涵江头。”他忽然醒悟:这一定是山神点示,按神明的指点没错。继尔又想:是先富还是先贵呢?思忖再三,认为先富后贵才有根基。于是,他下沟抱起孩子,拉着老婆直奔洪厝坑。他先为人看鸭群,夜宿猪舍里。有一天大风雨把猪舍吹倒了,他便动手重建,却在猪槽边挖到三缸白银,从此富起来了。除长子之外,又接连生下三个儿子。出光育成了洪厝坑“出”姓始祖,至今在洒洲水库沿的一块岩石上还勒有“土岭出光育喜拾石梯路壬午冬十月”的字样。这块石刻是洪厝坑开基祖迁居此地的重要佐证。出光育在洪厝坑发达之后,念及祖先是元代显赫的功勋重臣,为供奉历代祖先种位,便带领儿孙建起“出氏家庙”。时至今日,出光育的坟墓还完好地保存在照船山,出氏家庙也完好地保留在洪厝坑。家庙厅堂案桌上,陈列着出姓明代以来出科联等六位先辈的墓志铭。出科联奏明姓氏来龙去脉齐巴托说,出姓族人在涂岭深山里隐姓埋名几代,直至第十二世孙出科联在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并官授翰林院检讨后,后人才在家庙中悬挂“忠节”和“进士”、“文魁”、“解元”等鎏金横匾。据传,出科联在随乾隆大帝下江南时,清世祖皇帝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询问,出科联变趁机奏明这个姓氏的来龙去脉,遂使隐姓埋名数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于天下。并在村里建了一座翰林第,—时名闻遐迹。出科联字乾甫,号淑渠。他从小勤奋好学,18岁便中了秀才,并以制义、诗文闻名于世,受到提督闽学学政的赏识。他踌躇满志,更加发奋攻书,准备日后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公元年出科联准备参加乡试,便到泉州仙公山祈梦。梦见走进一家庭院,见满园梅花盛开,一个美人正在赏花,扮壁上题着“梅花深处深又深.二八佳人报佳音”的诗句。他料到仙公示梦是此科必中,便高高兴兴地赶考去。考场上,他发挥自如,岂知遇到一个糊涂的主考官叫周学健,将出科联的卷子黜掉了。却说出科联落榜之后,心灰意冷,走到郊外散心。无意中走近一座府第,见后花园门匾上书“梅花琛处”四个字,不觉心里一动,便推门而入。见梅花丛中一位美人背面而立,正要退出,不料被丫环发现,揪到主人处审问。出科联抱歉地道出误入花园的经过。主人是个布政使,见这书生长得眉清目秀,不像坏人,且言辞诚恳,并不深究。但得知他考不上,不觉翻脸发火:“哼!原来是个不学无术之徒!”出科联大声叫屈,据理力争:“小生十年寒窗,苦读典籍,若不能应付自如,甘受处分。”他叫布政使出题面试,片刻,布政使看他写的文章,果然才华横溢,出手不凡,不禁拍案叫绝。乡试不中的考生可进行第二次“录遗”考试,按惯例布政使可保送四个名额。于是出科联被保送参加“录遗”考试,三场过后,高中解元。布政使又将女儿许配给他,应了“梅花深处深又深,二八佳人报佳音”一段佳话。至于主考官周学健,布政使前往查询“录遗”卷子时,见其皇孝未满,竟敢理发,犯下大逆之罪,加上查出考场舞弊等劣迹,终于被斩首了。第二年,出科联上京赴考,荣登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诰授检讨。乾隆皇帝对出科联的诗文十分赞赏,曾邀出科联游览江南山川名胜,其间他所作“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州”等诗句,确是气势非凡。乾隆皇帝曾问他道:“朕未闻有‘出’姓,卿祖姓来自何方?”出科联禀告道:“祖姓来自先祖元太尉纳哈出。”他把纳哈出次子佛家奴隐姓闽地以“出”为姓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向圣上奏明。乾隆皇帝听罢,不禁赞叹道:“好个奇姓,果然来历不凡!”隐名埋姓数百年的“出”姓渊源才告白于天下。据说出科联登第之后荣归故里,便拆下旧居兴建这座翰林第。至今所见的翰林第,系五开间木板墙,石木结构,石头砌墙,穿斗式木屋架,硬山式屋顶,装饰古朴典雅,门匾上“翰林第”三个大字熠婚生辉。走进大厝,内有天井,光线充足,外有宽敞的埕场。这在清代初期,是洪厝坑出氏家族屈指可数的豪华宅第。尽管历经二百多年风风雨雨,翰林第已失去昔日的美仑美奂,但那陈旧的石雕木刻、斑驳的朱漆,仍然记述着它曾经的辉煌。出氏族人两千七百余人齐巴托说,现在出氏族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惠安涂岭乡小坝村及仙游县枫亭乡所属的小坝、洪厝坑、涂岭新村、横溪、上衍、九社、甘蔗园、前欧、后头、西坑、东周、南型等方圆十二公里多的十三个自然村里,有八十来户,两千七百余人。除聚居洪厝坑及周围的自然村外,还有部分散居在仙游、泉州、厦门及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据现存的《燕山出氏家谱》记载,出氏家族还有一脉传往台湾。清道光十三年(公元年),该乡的出氏举家迁居台湾鸡笼(基隆);清光绪年间,出氏十七世出锥英也到台湾建家立业,现今出氏族人主要居住在台湾新竹、彰化、台北、宜兰和高雄等地。出氏族人在涂岭深山隐居数百年,世代与汉人通婚杂居,其蒙古人的习俗至今基本上汉化了。值得提及的是,洪厝坑的出氏后人不乏有“返祖”现象,有些人隆生蒜头鼻,前额低而宽,颧骨突出,颜脸乌红,豪饮且性格直爽,具备典型的北方蒙古族人的形貌性格特征。年元月五日,惠安政府在涂岭镇小坝村洪厝坑自然村召开恢复蒙古族成立大会。埋名隐姓五百九十二年的蒙古族出氏族人再现了本来面貌。

广东省

佛山市顺德区罗亨村云姓蒙古族。元湖广安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云从龙后裔。佛山市南海区甘蕉上街村蒲姓蒙古族。蒙古官吏后裔。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沙姓蒙古族。元朝循州(治所在今龙川佗城)达鲁花赤阿里沙后裔,阿里沙元亡后滞留循州,卜居善庆厢。从二世始改称沙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⑴.蒙古族特济氏,亦称台吉、唐基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汉义“太子”,蒙语为,世居扎库塔(今吉林珲春县西部,故扎库塔城在今图们江北岸、海兰江以西)。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满语为Tegi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云氏、鄂氏、赵氏、敖氏等。   

⑵.蒙古新巴尔虎云硕布部,亦称永谢布氏、永舍布氏、和尔氏,蒙语为,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部)。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ongsebu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云氏、荣氏、永氏等。著名的蒙古族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乌兰夫,原名云泽、亦称云时雨,实际上就是出自该支蒙古族云氏家族。

各支始祖:   

云 海:宋朝时期一世祖,蒙古族。该支云氏宗族自述是缘于隋唐两朝,但一直无谱可稽。自从宋朝时期云海随祖世居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之琅琊郡,为宋初进士,官掌总管,逝世原籍、坟葬广东省文昌县紫贝岭,祖婆苟氏墓葬广东省琼山县丰盈市长流乡田甲村之后。   

云从龙:元朝时期二世祖。字无心,别号维山,宋末进士,堪称同朝父子登科,前后辉映,至元朝十六年间,为当朝征召,先后授予宣武将军湖广邕州安抚使,怀远大将军,广东琼州安抚使,平服诸黎,功勋卓著,晋授昭勇大将军,至元二十三年,调迁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使,元二十八年任福建闽肃政廉访使,二十九年加授中奉大夫广东宣抚使,元三十八年晋授湖广安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出将入相,奉统率大军南征交址,仅年余歼渠魁,擒叛逆,蛮顺从,归服中原,于元贞二年奉命回朝,奈天不假年,遂于丙申年二月初七日逝世京都,宣命赠正一品,其政绩彪炳功在南疆,乃赐葬于广东省番禺县之白云山南端,藉以留芳百世,后代子孙称为二世祖,因之落籍广东之顺德、文昌县两地,自宋迄今,根深蒂固,水远流长,子孙繁衍,至今二十七代矣。云 锭、云 铉、云 监、云 锴:明朝时期三世祖。元朝末年金祖兄弟四人,因朝廷败北,分道逃亡。云鉴、云锴,三四兄弟返归陕西原籍,云鉴奔走广东省顺德县八区罗亨村,次弟云铉字紫金为元朝钦州万安知军,钦授钦廉两州安察使,率继曾祖婆苟氏及祖婆雷氏渡海南迁琼州文昌县东海角宝芳市定居。云铉三世祖生五子现分为长次三四房,当时先祖财富稍裕,且见识超人,乃将部分子孙移迁分居文昌县属各地区。继祖字宗德长房住头苑市横山村、田边村、头苑下村、及潭市等村。振祖幼年逝世。传祖字宗亮次房由头苑移住锦山市、罗豆市、凤尾市、昌理村、老村、湖淡村、茂山村、大堆等村。嗣祖字宗义三房迁居翁田市众户村、抱罗市石盘村、白延市朝奎村、岭上园村等十八乡村。(嗣祖祠建在众户村)。成祖字宗美四房住宝芳市、翁田市、田尾市、新村、莲花心、抱色村、西坡山、大后那、二后那、山头坑、坑尾村、南中村、大江村、曾山道、山内夹、大山道、马当关、南排村。朝窿祖由新村移居头苑市、头苑上下村。成祖(四世)祖祠堂在新村高亮,每年正月十二拜祭。四至十世祖祠堂及祖墓均在新村。明朝时期本族乃属败朝之贵族,为恐查究陷害,当代子孙均遵照先祖遗嘱,在家耕读,保存书馨门第历百余年,均不参加科举,直至明朝尾年才有文化府会应试,其中举人贡生者十余人,在二世祖墓道石碑林中有详细记载。

河南省蒙古族情况

截止年,河南省有20个姓氏蒙古族,人数近20万。大体有四种类型:

一、在元亡明兴、改朝换代之际从其它地方逃亡到河南省的;

二、元朝时期已世代居住在河南多年、元亡明兴时被迫隐名埋姓留下来的;

三、元亡后被迫投降明朝、立功后又被封官加爵世代定居下来的;

四、在清朝受统治者派遣到河南省驻防并世代定居的蒙古文武官员的后代及建国后进入河南的蒙古族人。

元太祖成吉思汗与正妻孛儿帖所生四个儿子,在河南除了第三子察合台的后裔没有外,其他三个儿子的后裔均有。

长子术赤的后裔——郑州市中牟县和巩义市校姓(石家庄栾城和江苏江堰、兴化、湖北等地),人数大约万余人。

三子元太宗窝阔台的后裔——安阳市林州申姓,人数有2万多人。

四子拖雷的第四子——元朝开国者元世祖忽必烈,共有十个儿子,其中有五个儿子的后裔在河南。

次子真金太子的后裔——许昌市黄姓,人数不详;

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的后裔——驻马店市汝南县梁姓(还没有找到);

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的后裔——安阳市内黄县和滑县董、李、马、濮阳市清丰县关姓、许昌市鄢陵县陈姓,人数约2万多人;

第九子镇南王脱欢的后裔——南阳市王姓,人数约有10万人,占河南省蒙古族人数50%左右。河南濮阳市及山东菏泽市苏姓,人数约8万多人;

第十子忽都鲁贴木儿的后裔——南阳市宛城区忽姓,人数1多人。

成吉思汗宗室的后裔——新乡市获嘉县和安阳市滑县可姓、冯姓、张姓,人数约0多人。

蒙古帝国杰出的统帅木华黎后裔——洛阳市孟津县以及南阳市所辖社旗等县李姓,人数有10余人。

元朝蒙古显贵马秃塔儿、宣贴木儿的后裔——平顶山市、叶县马姓(人数约

2多人)、宣姓(人数约人)。

元朝蒙古显贵元末节义名臣郭庸的后裔——濮阳县郭姓,约多人。

南阳的蒙古族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境内有蒙古族6万人,占全省蒙古族人的90%以上,在各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回族,居第二位。分布于13个县(市、区),其中,尤以镇平最多,占全区的50%以上。在0人以上的县(区)为:淅川、南召县、社旗、内乡、新野、卧龙。其他诸县多在百人左右。   

一、来源与分布   

在南阳境内的蒙古族中,以王、李二姓为最多。他们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宗脉:一支是自称为元代皇室后裔,在元朝覆灭以后,流落到这里的王姓,分布在镇平、内乡、淅川、南召几县境内;另一支是元代功臣木华黎的后代,最初落居在洛阳西陡沟一带,后世中一支迁到唐河、社旗境内的李姓。这两支元代贵族的后裔,于明代初叶,因故滞留于内地,在群众的掩护下,更名易姓,与汉族通婚后繁衍生息,发展至今。此外,尚有一部分国家职工,因工作调动或由于婚姻关系,从外地迁入境内。

 据镇平的王姓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铁木花儿,在晁陂单传四世,至五世祖王东溪生四子,辂、轲、轼,第四子夭殇。三个儿子的后代分散在镇平、内乡、南召、南阳诸县。这一支王姓的始祖无真实名字,号“二老”,二世祖号“大老”,三世祖名贵,四世祖名宗祥。他们的墓碑上只有“王公之墓”,均没有名字(名字是五世祖墓碑上才出现的),有明显的隐讳之意。只有二世祖的墓碑文字较多: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今安徽应涂县)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逐移祚。公睹乞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   

此碑立于明嘉靖十一年,清咸丰六年重刻,文词虽有隐讳,但大意却明确记录着他们是元代的后裔。在王姓家庭中,广为流传的祖先牌位对联是“宗祖蒙古,元迁燕京,明卜镇邑;初由二老,业创晁陂,统垂赵营”,末尾的地名可随着各自所居住的村名,自由变更。横额是“我祖是皇”,对宗族的来历刻骨铭心,世代不忘。

 年,十九世孙王元继在续修家谱时,为追本溯源,考查宗族历史,曾进行过许多调查,还下决心开掘始祖坟墓,打算从中寻求文字根据,但没结果。谱中记载:族谱乃一姓之大典……急遽从事,恐遗后悔,故壬午之春,约同族众,于始祖墓所,开一隧道,寻觅墓志,以证实事,乃连掘数隧,均属堆土成坟,地层不变,俨然疑冢,于此益征先人真亡国之族,而惧祸心深也。   再者族谱前面列有自九世起,后续宗派四十字:“元运兆昌,邦基安康,铭勋建功,道普德常,崇儒作士,化庆朝堂,登策文武,炳辉典章,海中永清,天廷之光。”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对元室宗祖的赞扬与追思,更兼有对下世子孙的慰勉和期望。近年来,两支王姓家庭中竞相洗印谓之成吉思汗的一幅半身画像照片,对其倍加珍爱,显示出怀念先祖的至诚。

另一支王姓的先祖相传为司(四)陀王,亦有称镇殿王的。淅川(原属邓县)现存始祖墓碑的正面写道:“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妣孙氏恭人之墓”,碑的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等辞句。

年8月,在淅川九重王氏祖茔出土了明万历六年(年)《明唐府典仪正王诏墓志铭》一方。铭为正方形,边长60厘米,楷书铭文字,有扣合严密的上盖,篆书“明将仕郎王公墓”七字。文中详细记述了王诏的生平事迹,上溯先祖成及曾祖、祖父史料,记录其子孙的名字,为王氏宗族六代的信史。王诏墓志的文字记录,叙事之详前所未有,当为蒙古族源流支脉的最宝贵资料。

社旗的李姓中也有一支蒙古族后裔。李姓本居唐河县李店乡(现归社旗姚冲)。蒙古族人李允中墓碑有:“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阳西陡沟徙唐之北半陂村的记载。”李家早年与洛阳孟津麻屯乡军帐村李学仁有联系,据该处族谱记载,始祖讳孔温窟哇,札刺尔氏,蒙古部人,佐元太祖殉难。谥忠宣并追封鲁国王,世居斡难河之东,长子木华黎,次子袋孙,三子无传,二世祖木华黎,谥忠武,赐东平县,赐鲁国王,享年五十四岁,赐庙祀于东平,敕题其碑“元勋世之碑”。子孛鲁及四、五世均袭王爵,六世祖迁移松江为万户,八世祖可用。洪武初因款附意缓,谪戌洛阳易李姓,子二:英、茂。九世祖英讳文秀,札刺尔氏易姓李。洪武年间,时以流寇猖獗,岁次歉收,克勤克俭,肩负两担,迁徙外乡。李文秀南迁来到唐河(今属社旗县)境内落籍,乃为这一带李姓的始祖。   

二、风俗习惯南阳的蒙古族,因先祖是更名易姓隐避下来的缘故,对于故有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以及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等,一贯被视为禁忌,隐讳很深,致使断绝了流传。但因该支蒙古族在元代均为仕宦名门,其子弟多有文韬武略者。明代时其社会政治地位跌落以后,为隐蔽民族成分,数代人忌习文事。九重王诏墓铭中“曾祖铎,祖纪,咸有潜德”,到了嘉靖年间,他的父亲王希周就曾出任四川垫江主簿,王诏本人虽不曾出任,但也出钱捐了个唐王府“典仪正”的头衔。他的三个儿子有两个为邓州儒学的庠生。到了清代,入学的、出仕的代不乏人。在风俗习惯方面,镇平晁陂等地,惟一保留下来的是本姓不能通婚。他们长期坚持同姓同族是一家,通婚即为乱伦的传统。社旗李店乡李姓蒙古族更有特殊的礼俗:(1)亡人家属于当天晚上,列队为其向北方送行,称为“送路”。而不例行当地群众送亡人去附近的土地庙报到(报庙)的习俗。(2)亡人绝气以后,横向停尸于正房明间,与汉族的竖向停尸不同。(3)各家都供奉一幅身穿蒙古贵族服饰的老少两代人的画像,称为大仙。(4)除夕之夜,在祭祀先祖的时候,还要把一根用红绸裹着的扁担供在先祖牌位之前,一并受众人膜拜。据说是为了纪念先祖李文秀用一根扁担挑着儿女来唐河的艰辛经历。

↑点击上方







































涓鍖婚櫌鏇濆厜璧勮川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fengzx.com/qfsms/306.html
------分隔线----------------------------